艺术与娱乐

艺术
当艺术家把新技术当成颜料肆意涂抹

薛莉:有些科技艺术项目看起来就像科技公司的边角料实验,有荒诞的业余感。这种创作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

电影
《王者归来》:史诗英雄的凡人归途

张璐诗:影片中的奥德修斯褪下了“史诗英雄”的外衣,他需要面对有关身份和责任的恐惧,也要反思战争与杀戮带来的不安。

影视
《黑镜》第七季:当文明陨落,让人类起舞

范力文:当反思科技浪潮已经成为一种令人厌倦的叙事套路,《黑镜》最新一季终于不再唱丧歌,不再奏哀乐,而是切换成了一种轻盈又不失忧郁的蓝调挽歌。

音乐
郎朗在巴比肯中心演奏经典曲目,展现大师风采

在世界巡演的伦敦站,这位中国钢琴家带来了一场光影交错的表演。

好莱坞如何学会爱上电子游戏

在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热度减退之际,《我的世界大电影》表明业界终于找到了将热门游戏成功改编为电影的公式。

比黄金更令人怦然心动的银制品

从银盘到银壳,这种贵金属正在卷土重来。

人物
对话安妮卡•易:万物都在永恒的流变中,与之对抗非常徒劳

听这位艺术家谈谈她那个庞大复杂、挑战感官的艺术世界,以及在那些晦涩的观念背后,她期待一位普通的艺术观众能收获什么。

“超级经济舱”:不可预测的身体,不可控制的艺术

魏宁均:安娜•乌登伯格的这场展览体现了精心编排与混乱自由之间的张力,它突显了这个时代的不可控性:最有影响力的时刻,也往往是最无法预见的时刻。

影视
《苦尽柑来遇见你》:一部“神剧”的得与失

非非马:这部剧集将女性主义中的女性独立和浪漫小说逻辑下的爱情守护神话,拧成了精巧的麻花。它高举女性独立大旗,又复刻传统父权的奉献模板,只是性别倒置而已。

齐泽克:“新自由主义”走向终结时的反思与重构

张璐诗:这位75岁的哲学界“不羁巨星”,以戏谑幽默的方式,分享自己对于政治现实和流行文化的批判与观察。

欧洲
美国人应该移民欧洲

库柏:如果你是美国富豪,恭喜你:特朗普政府在试图以造福于你的方式治国。但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移民欧洲将是人生一大利好。

曼谷:冉冉升起的东南亚艺术之都

Luning Wang:从西方引进的传统艺术观念模型在泰国很难奏效,在这里,文化往往是由即兴创作、流动性和深刻的个人联系所共同塑造的。

游戏
索尼在欧洲、英国等市场提高PS5游戏机价格

分析师称此举意在赶在特朗普关税产生影响之前做好布局,为这款四年前上市的游戏机在美国市场大幅提价铺平道路。

游戏
任天堂在Switch 2上采取保守策略——但《马里奥赛车》迎来彻底改造

在一个令人兴奋的测试活动中,首次展示了一款更大更强的游戏机,并推出了大金刚和银河战士的新作。

影视
《混沌少年时》:为何怨恨如此晦暗,却又如此弥漫?

范力文:很多评论者都试图从性别维度去理解《混沌少年时》悲剧的主因,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性别问题”其实需要与“阶级问题”同步讨论。

文学
2025国际布克小说奖评审主席:文学是混乱世界的逃生舱

2025年国际布克小说奖最终提名名单出炉,对于入围的五本小说和一本短篇小说集,马克斯•波特表示,它们就如同为混乱世界所准备的六个逃生舱。

艺术
Lynne Drexler:从“艺术家的妻子”到“艺术家”,需要多少年?

薛莉:尽管婚前她已经是纽约艺术新星,但在婚后降级成“艺术家的妻子”。在去世20年后,艺术史终于将目光投向她的作品。

音乐
披头士又来了

围绕即将上映的传记电影的狂热兴奋证明了我们对其持久的迷恋。

《我的世界》如何征服世界

这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电子游戏,并且现在还衍生出了一部电影——但它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文学
麦家:讲故事的人,是从月亮上走下来的

崔莹:在爱丁堡,听这位中国作家讲述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失意、迷失以及对于文字始终不变的信仰。

当艺术在春天来到城市

春季上海艺术展览简评。与热闹的交易季遥相呼应,那些城市中的展览,同样反映着艺术生态的水温和活力状况。

电影
《倩女幽魂》:另一个故事

范力文:他们不光在言说爱情,也在言说一些以爱情为名的谜语。

模仿宫崎骏,AI能做到几分像?

斯蒂芬•布什:最近社交媒体上充斥着被标榜为“吉卜力风格”的动画影像,其实稍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二者差距巨大,但令人郁闷的是,有些人看着仿冒作品却体会不到真品的美。

香港巴塞尔宜人,深圳艺术周惊艳

薛莉:中国内地藏家如今更注重作品的艺术和学术价值,对艺术精品的需求依然旺盛。艺术领域真正的挑战不在于市场冷热,而在于艺术家超越时间的创造力。

音乐家如何赚取和管理他们的收入

在流媒体时代,许多乐队被迫将商业头脑的重要性几乎与音乐创意同等看待。

艺术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在变动的世界中,艺术何为?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原指年轻人初入社会时的迷茫和焦虑,一场在阿尔卑斯山区举办的艺术峰会,则借此概念探讨艺术在当下面临的困境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文化
当欧洲艺术家开始“杯葛”美国

张璐诗:特朗普政府的激进政策,尤其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调整以及对极右翼势力的支持,使得许多欧洲艺术家不再视美国为共享核心价值观的盟友。

电影
《编号17》:奉俊昊的才华成了被种在淮北的橘子

魏宁均:尽管好莱坞准备了最好的资源,但抽离了本土语境的奉俊昊,只能为了照顾“最大公约数”去缝合那些看似让欧美观众受用的桥段。

电影
对话方励:关于《里斯本丸沉没》,人们没有足够重视“情感”这个出发点

非非马:在这部纪录片电影迎来英国首映的时刻,导演方励希望观众不论来自什么国家、什么文化背景,都能放下意识枷锁,去直击那些最本真、最质朴的东西。

AI参加艺术博览会?这位艺术家有一个别出心裁的提议

中国艺术家陆扬的数字化身Doku正在香港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开设快闪店。

音乐
约翰与保罗:披头士不为人知的美妙友谊

你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关于列侬和麦卡特尼的一切?伊恩•莱斯利的精彩著作重新唤起了他们创作伙伴关系的力量与乐趣。

电影
令世界着迷的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经典电影通过小贩、情侣和黑帮分子的形象展现了这个大熔炉城市的灵魂,如今这些电影再次受到赞誉。

人物
对话冯唐:打好这手牌,过好这一生

当这位以“做成事情”为使命的前职业经理人,遇到了一个消解一切确定性的创业时代,“成事”本身,也变成了一场充满即兴和碰撞的“真人秀”。

安达人寿香港总裁:艺术赞助人的意志

艺术赞助人与艺术行业、艺术家怎样才能维持长久的良性关系?艺术赞助人自身的诉求如何才能与艺术生态的诉求达成一致?

艺术
《我们感到一颗星在陨落》:一场关于量子世界的烧脑艺术展

宋佩芬:在柏林一座曾经的电力工厂里,艺术家普罗沃斯特试图将翩然无序的量子世界,呈现为可观、可感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