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

基建
“中国硅谷”,正在修“绿房子”

绿色建筑如何成为这一股重塑城市天际线的推动力?深圳交出的答案,既在政策和标准的“字里”,又在一梁一柱的“行间”。

消费
关税战之下,重新反思消费迷思

徐瑾:消费不振似乎是中国经济一大迷思,消费真的需要鼓励吗?东亚为何消费偏低?民企不振,消费不过是无源之水,难以复苏。

关税
关税战背后的硬政治回归

徐瑾:关税战已经回到硬政治博弈,软性的舆论战意义不大。贸易本质上属于无限游戏,而地缘政治可能就是零和博弈。中国应以长期主义的眼光对待当下棋局。

房地产奇迹步入黄昏:年轻人为何不买房

徐瑾:房子越便宜,年轻人好像越不肯买。日本一些地方正在鹤岗化吗?这是一个奇迹退场的时代,房子正逐渐从投资品变为消费品。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传​递四​大积​极信号​

沈建光:特朗​普​明​显冲击​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大​量跨​国企​业无​所​适从​,中国​作为“稳​定​器”的则​重新​被​认知​。

提振消费为什么需要过三关?

马天平:“存量资产、流量收入、长期预期”,三箭齐发,三关闯关。消费提振是否有效,决定了2025年全年经济的稳定性,也影响2025年股市的高度。

碧桂园2024年销售额下跌逾三分之一

碧桂园的营收骤降突显出,在中国房地产放缓的第四年,市场仍难以从危机中恢复。

房地产
境外债权人仅从中国违约开发商收回0.6%的资金

数据分析显示,自2021年以来,62家中国开发商境外债券的投资者仅收回9.17亿美元现金,相当于1470亿美元违约总额的0.6%。

大明王朝1566:谁为朝廷遮风挡雨

徐瑾:如果你穿越到明朝,户部亏空,海上有倭寇,边关有俺答,皇帝又要修宫殿,到处都要钱,你会如何做?海瑞和严嵩背后,其实是无法被制裁的皇权。

Lex专栏: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走出谷底

尽管融创的债务重组缓慢而又痛苦,有迹象表明中国楼市正在好转。住房销售正在企稳,政府也承诺加大支持力度。

日本
日本房地产泡沫:内卷的另一种结果

李海燕: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是如何形成的?80年代日本的企业、资金、金融机构都是过剩的。过剩的结果是内卷,内卷的结果是变相的放宽了融资。

融创
融创宣布将进行第二次境外债务重组

融创是数十家违约开发商中首个进行第二次境外债务重组的公司,突显出中国开发商面临的严峻形势。

万科
国企高管空降万科以期“止跌”

多位深圳地铁高管的空降,预示着地方当局将在万科的命运中扮演更积极角色,也强化了房地产业有望迎来政府更大力度干预的预期。

咏竹坊
巨亏450亿 深铁能否救万科?

迎来偿债高峰期的万科,债务违约风险在深铁接管后大幅下降,但要恢复增长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伦敦豪宅以1.39亿英镑卖给神秘买家

在伦敦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房地产销售活动中,摄政公园内一座原为沙特王室所有的豪宅以1.39亿英镑的价格卖给了一位神秘买家。

咏竹坊
上海“豪宅家族”涉资产纠纷致10亿美元别墅冻结 为投资者敲响警钟

上海豪门继母与嫡子资产纠纷警示:企业无论上市与否,均可能因此陷入困境。

展望2025:如何与高房价和解?

徐瑾:“刚需”的破灭,从经济学角度再次证明,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刚需,刚需都必须接受现金流的约束。在房产领域是这样,在安全感、幸福感等方面亦如此。

房地产
楼市止跌回稳,核心在哪里?

刘渊:2024年是中国房地产的转折之年。展望2025年,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的关键在于稳定需求,尤其是中低价位普通住宅的需求。

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前景的经济角度观察

马晓野:美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对中美关系意味着什么?中美经贸关系在过去的八年中,几乎成为其他各项关系的摩擦和斗争的“石敢当”,谈判前途何在?

刺激消费管用吗?

徐瑾:消费主力的京沪也撑不住了。刺激消费有用吗?东亚为什么不喜欢消费?不同世代对经济感受也不同,中年人不得不忍受,年轻人最为无望。

恒大
恒大清盘人出售许家印私人飞机

这架空客飞机是许家印在恒大繁荣时期所积累财富的标志之一。清盘人还试图通过对恒大高管和多家全球专业服务公司提起诉讼来收回资金。

官方定调之后,2025经济政策如何走

徐瑾:政治局会议定调宽松,自然会带给资本市场更多想象。实体经济形成正反馈,需要内外环境配合。中国经济在十字路口,以往框架是否还适用?

展望2025:坐待天明,底部在望

徐瑾:2024似乎迎来政策观点,一切似乎有回到经济为中心的趋势。无论财富跃进甚至大国崛起,都是认知的产物,而认知,需要以实事求是为前提。

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增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为8个月来的最高增幅,但房地产行业仍面临压力。

必和必拓CEO:中国房地产出现复苏苗头

必和必拓的韩慕睿表示,在中国出台旨在提振经济的刺激方案后,他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复苏的苗头。

房地产
中国楼市见底了吗?

政府支出的信号鼓舞买家回归,但在中国六座城市的采访显示,购房者和中介仍对房地产行业的较长期前景抱有疑虑。

中国对“白名单”房地产项目的信贷支持将增至4万亿元

今年1月推出的“白名单”计划目前已审批通过的贷款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到今年年底将增加近一倍。

海花岛:中国房地产业兴衰的晴雨表

岛上散布着许多未完成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在国家发展似乎不可动摇的时候构想出来的。

郑志刚辞任,新世界股价飙升

这家由郑裕彤创办的香港房地产集团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亏损,非家族中人马绍祥将接任郑志刚的行政总裁之位。

韩国央行行长呼吁限制从首尔高档社区招生

李昌镛表示,由首尔高档住宅区江南区引领的残酷竞争正在推高房价和借贷,加剧不平等。

汇丰
香港房地产贷款违约激增六倍,汇丰受到冲击

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银行在香港的违约商业房地产贷款中有超过30亿美元的敞口。

香港
香港查处“公屋富户”

香港严厉打击居住在公共房屋的较富裕租户,瞄准家庭资产超过申请上限的租户,并聘请了退休警务人员协助调查。

新世界发展警告将出现20年来首次年度亏损

这家香港主要房地产开发商股价下跌了13%

中国写字楼空置率高于疫情时期

尽管租金有所下降,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中国大型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正在上升。

房地产
中国5000亿房地产纾困计划蹒跚起步

中国央行计划撬动5000亿元人民币贷款,用于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未出售住房,但截至6月末,相关贷款余额仅为247亿元人民币。

佳兆业
佳兆业达成债务重组协议

该公司已与一个重要债权人小组达成重组协议,寻求避免可能导致其在香港被清盘的法律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