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大明王朝1566:谁为朝廷遮风挡雨

徐瑾:如果你穿越到明朝,户部亏空,海上有倭寇,边关有俺答,皇帝又要修宫殿,到处都要钱,你会如何做?海瑞和严嵩背后,其实是无法被制裁的皇权。

制造业
FT社评:特朗普吸引制造业投资的算盘打错了

用关税威胁刺激企业进入美国,特朗普政府能吸引的投资是有限的。应当消除商业障碍,而不是增加障碍。

机器人
FT社评:机器人越来越聪明——这是好事

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工厂车间的重复性任务,未来还能够做日常家务和照顾老人,从而帮助人类和支撑经济增长。

AI
AI无法替代教师,但它会如何改变学生的心智?

今天教育的挑战在于如何让人在技术驱动的世界中保持人性。其中就包含了人独特的自我意识、驱动力、思维方式和情感能力。

两会之后,经济如何走?

徐瑾:这一年两会,有什么重点值得关注?什么趋势可以把握?内外压力之下,中产财富缩水不少,从去年的政策转向以来,经济的底气似乎正在回升。

找到适合孩子的国际学校,只需五步:专访宜校创始人肖经栋

国际教育在每个地方以及每一所学校,都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也是国际教育非常有魅力的地方。

FT社评:美国开始背弃盟友

重返白宫的特朗普显露出他的真实本色:蔑视盟友、钦佩强人。鉴于他本能地认为世界是一个丛林,他领导的美国已变成一个肆无忌惮的掠食者。

FT社评:印度有增长的雄心,也需要有大胆的改革议程

经济自由化将以“预算友好”的方式可持续地提高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如果不能推行这样的政策,印度有未富先老的风险。

DeepSeek热潮之下,回归常识

徐瑾:别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DeepSeek实现了从1到N的突破。它不是国家政策大力出奇迹的结果,这看似反常,恰恰是科技创新的常识:伟大不能来自计划。

FT社评:中国正在赢得绿色技术竞赛

中国也许是绿色技术的领导者,但更重要的竞赛是地球正在进行的遏制气候变化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西方必须谨慎地与中国开展合作。

刺激消费管用吗?

徐瑾:消费主力的京沪也撑不住了。刺激消费有用吗?东亚为什么不喜欢消费?不同世代对经济感受也不同,中年人不得不忍受,年轻人最为无望。

中产
中产该买个人养老金吗?

徐瑾:个人养老金值不值得买?这其实是个人决策,并不是说是中产就适合。在经济的寒冬中,养老当然重要,但你得有今天的保障,才能考虑明天和后天。

吴柳芳,映射了谁的傲慢

徐瑾:曾经的世界冠吴柳芳,退役后遭遇职业困境,选直播也没有彻底走出困境。冠军尚且如此,不少挣扎在就业和谋生一线的软阶层,又该如何?

展望2025:坐待天明,底部在望

徐瑾:2024似乎迎来政策观点,一切似乎有回到经济为中心的趋势。无论财富跃进甚至大国崛起,都是认知的产物,而认知,需要以实事求是为前提。

留学
海淀精英二代,坚信天赋决定论:专访社会学学者姜以琳

当贫富差距加剧拉大时,上名校的收益就越发明显。

FT社评:特朗普经济承诺的矛盾

如果美国当选总统完全兑现诺言,他可能会搞砸美国经济。展望未来四年,最好的结果是他不能兑现他对选民做出的承诺。

FT社评: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的“完美风暴”

保护主义并非解决之道,欧洲汽车业必须正视通过削减产能和裁员来削减成本的必要性。

国际货币变革:人民币能做什么

徐瑾:中国和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秩序,必然有碰撞,但更多应该融合。人民币的锚其实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国际化之类应该顺水推舟。

核电
FT社评:科技巨头拥抱核电的利弊

对核电的追逐反映了耗电量惊人的AI的崛起。然而AI不能只是又一个饥渴的能源需求来源,它还必须成为绿色解决方案的核心部分。

FT社评:中国投资者期盼财政刺激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有效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股票可能成为中国储蓄的一个重要归宿。

FT社评:石破茂当选自民党总裁是个意外

日本执政党本可以选出43岁的新生代领袖小泉进次郎,或者选出首位女领袖,但该党却选择了圈外人、第五次角逐领袖职位的石破茂。

FT社评:中国刺激政策力度仍然不足

中国经济迫切需要的是提振需求,从这一点来衡量,中国政府最新经济刺激举措的力度还不够大。

旅游
FT社评:旅游税是大势所趋

随着全球中产阶级崛起,游客只会越来越多。通过明智地征收旅游税和使用旅游税收入,旅游业可以更好地服务每个人。

FT社评:人工智能走进课堂会创造怎样的未来?

新的技术必将改变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旅行
奥运中的巴黎:松弛与松散

张璐诗:听到有人夸赞本届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烂漫和松弛,我却会替当地人感到一点缺憾。

品牌全球化,与输出内卷的区别是什么?

在巨头交战卷起的飞轮之下,出海的产品卖家如何顺势起飞,避免陷入内卷的利润洼地?专访飞书深诺的创始人兼CEO沈晨岗:针对海外用户塑造的品牌更具备全球竞争力。

FT社评:乌克兰有理由要求债权人减记债务

只要乌克兰决心抵抗俄罗斯入侵,它面对私人债券持有人时必须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寻求约40%的债务减免。

FT社评:欧洲需要鼓励人们投入工作

欧元区居民的平均工作时长远低于美国劳动者,政策制定者应该改革抑制人们工作的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

天然气
FT社评:欧盟应停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

欧盟在减少对俄天然气依赖方面成效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然而,这些液化天然气仍有一部分来自俄罗斯。

FT社评:强势美元是个问题

美元走高给全球经济带来风险,因为它可能再次引发全球通胀,并加剧金融体系的现有压力。

FT社评:“民主之母”印度民主倒退

再过两周多一点,印度将开启被标榜为史上规模最大的选举民主实践,然而总理莫迪的亲民主论调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FT社评:美国应区别对待TikTok和日本制铁

拜登反对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似乎将短期选举考虑置于实际经济利益之上。

人口
FT社评:全球生育率下降令人不安

富裕国家将不得不习惯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意味着年龄较大的工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不得不填补空缺。

FT社评:印尼新总统面临的艰巨任务

印尼在佐科维领导下取得长足进展。大概率已当选新总统的普拉博沃必须表明,他将顺应民意,为发挥印尼的经济潜力做实事。

特朗普
FT社评:达沃斯的特朗普幽灵

对于这位前总统重返白宫的前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美国高管比外国商界人士和政治领导人更加乐观。然而他们应该像海外同僚一样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