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的逝世引发了天主教徒的深切哀悼,他们为失去这位为教会带来谦逊与包容的精神领袖而感到无比悲痛。
但一旦哀悼期结束,人们的注意力将转向教皇秘密选举会议:这是在梵蒂冈(Vatican)举行的秘密会议,枢机主教们将在那里选出教皇方济各的继任者。
虽然教皇职位常被称为没有王朝的君主制,但被称为“教会王子”的红衣主教们将会选出他们的统治者,并为全球14亿天主教徒提供精神指引。
秘密会议是如何进行的?
红衣主教们被隔离在梵蒂冈,进行多轮秘密投票。在做出决定之前,他们被禁止与外界进行任何口头或书面接触。
投票在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进行。根据多伦多总教区的说法,教堂在投票前会进行窃听设备排查,然后在枢机主教们进入后被锁闭并封存。
在每一轮投票中,选举人会把自己心仪的候选人名字写在纸条上,投入一个银色的瓮中,并宣誓“在上帝面前”他们已凭良心投票。随后,计票结果会被宣读,揭示潜在竞争者及其支持力度。
投票会持续进行,直到有一人获得三分之二选举人的支持。每轮投票结束后,选票都会被焚烧。如果尚未选出新教皇,烟囱会冒出黑烟;而白烟则表示新教皇已经产生。
秘密会议中充满了祈祷,祈求神圣的智慧指引选举人的抉择,并要求与会者对会议过程永久保密——不过,教皇方济各却在多年后罕见地透露了2005年和2013年秘密会议中的一些情况。
谁参与?
所有252位天主教枢机主教都可以参加关于评估教皇方济各遗产及教会当代挑战的初步磋商——这些讨论可能会对投票产生重大影响。但只有80岁以下的枢机主教才有资格投票或被选为新教宗。
尽管教皇方济各的前任教皇本笃曾规定选举人上限为120人,但由于方济各任命新枢机主教的步伐加快,仅去年12月就新任命了20位有投票权的枢机主教,因此目前教会有135名有资格投票的选举人。
总体而言,这一群体中有80%是由教皇方济各任命的,其成员构成反映了全球天主教会(Catholic Church)的变化格局:在其历史上的欧洲中心地带日益衰落,而在其他地区则蓬勃发展。
据梵蒂冈(Holy See)称,只有53人是欧洲人,23人来自亚洲,18人来自非洲,21人来自中美洲和南美洲,16人来自北美洲,4人来自大洋洲。
秘密会议会持续多久?
在中世纪(Middle Ages),教皇选举秘密会议往往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因为各派系为让自己支持的人登上空缺的教皇宝座而激烈争斗。近年来,决策速度明显加快,最近几任教皇都在几天内就被选出。
1978年,经过八轮投票才选出教皇约翰•保禄二世;2005年,本笃教皇在第四轮当选;2013年,教皇方济各则是在第五轮当选。
但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 University)神学教授马西莫•法焦利(Massimo Faggioli)表示,这次秘密会议将更加复杂,因为选举人的数量众多且地域分布广泛,这可能会让达成共识变得更加困难。他说:“这将会非常混乱——他们人数众多,而且彼此并不熟悉。”
教皇方济各去世后,两到三周后将召开秘密会议,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枢机主教有时间前往罗马。
如果三天后仍未作出决定,选举人将暂停一天,用于休息、祈祷和非正式磋商,之后再恢复投票。每七轮投票未果后,选举人还会再次暂停。如果经过33轮投票仍未选出教皇,候选人范围将缩小为得票最多的两位枢机主教,最终仍需获得三分之二多数票才能当选教皇。
这个职位有热门人选吗?
在教皇方济各任期内,尤其是他推动教会更加包容的努力,令传统主义者感到不满,如今关于谁将继任的竞争已经展开。
尽管目前还没有正式提名的候选人,但已故教皇近几个月的病情让一些潜在继任者浮出水面。这些人选包括主张延续现状的候选人,如他的得力助手、梵蒂冈国务卿皮耶特罗•帕罗林(Pietro Parolin),也有来自菲律宾的改革派路易斯•塔格莱(Luis Tagle),以及像几内亚的罗伯特•萨拉(Robert Sarah)这样的极端保守派。
秘密会议的结果一向难以预料,随着投票的推进,最初的热门人选可能会被逐渐获得支持的黑马超越。
法焦利表示:“赢得选票的秘诀并不是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最多的票数,而是在后续的投票过程中不断积累优势。”
正如一句流行的意大利谚语所说:“以教皇之姿进入秘密会议的人,出来时只会成为枢机主教。”
根据梵蒂冈的最新消息,本文已更新,将合格选举人的人数下调至135人。